資 訊
發展工業設計產業提升制造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加速工業經濟轉型 | FROM ZERO TO ONE
- 來 源:網絡
- 發 表 于:2019-11-06
- 作 者:李躍聰
- 人 氣:15507
發展工業設計產業提升制造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加速工業經濟轉型
發展工業設計產業是江蘇提升制造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加速工業經濟轉型升級的關鍵措施,是打造國際知名品牌、增強
綜合競爭力的重要環節,是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實現“江蘇制造”向“江蘇智造”躍升的迫切要求和重要手段。
在此過程中,江蘇省各地各級政府部門確立了以制造企業為主戰場、推進工業設計與制造業融合發展、加快工業設計成
果產業化的發展方向,通過政策引導、平臺構建、中心培育、融合對接、優化服務,推動全省工業設計產業的快速發展。
載體建設初具規模
集聚效應良好
南京紫東國際創意園自2009年成立以來,實際入駐企業三百余家,累計規模以上企業二十余家,榮獲“江蘇省工業設計
示范園區”、“江蘇省文化科技產業園”等諸多榮譽。南京紫東國際創意園以文化創意為核心,大力培育人工智能、大
數據等科技型企業,同時吸引了一批高素質的創新創業人才和技術團隊集聚。
南京圍繞產業發展重點,不斷加強政策扶持,優化載體平臺,提供精準服務,推動產業規模迅速壯大,產業層次不斷提
升,產業競爭力持續增強。近兩年來,由83個產業園區整合而來的15個高新園區,攥指成拳形成創新合力。在玄武區,
珠江路的升級轉型持續深入,圍繞工業設計、醫療器械、醫療大數據、科技金融等主導產業,打造“一區五園”創新經
濟帶的前段陣地。
從“制造”走向“智造”,江蘇工業設計發展取得哪些成績?
武進工業設計園是圍繞常州打造全國知名“工業創新設計之城”的目標,以工業設計為主導,以國內外知名國際設計大
師和著名院校為主體的工業設計園區。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浙江大學計算機學院工業設計系、南京藝術學院工業設計學
院等紛紛入駐。
常州加快有效整合工業設計產業鏈,促進設計產業聚集發展,拓寬工業設計與制造業的集群化對接通道。武進工業設計
園的目標是建設成為華東地區最有創意活力和影響力的創意產業平臺。
江蘇各地以工業設計為發展特色、集聚眾多工業設計企業的工業設計示范園,緊緊圍繞地方特色,集聚工業設計企業,
開展工業設計公共服務,已具備產業對接、成果轉化、市場交易多種功能,成為推動設計與制造融合發展的標志性工程。
企業設計中心發展壯大
中堅力量形成
收疊后僅有公文包大小、0.3秒便可完全展開、方便飛行攜帶,這就是摘得國際設計界獎項“大滿貫”、創兩項吉尼斯
世界紀錄的網紅爆款“口袋車”;往前推則前輪萬向后輪定向,反方向推,定向萬向隨即互換,世界首臺碳纖維嬰兒車
“天鵝”輕盈靈動……在江蘇好孩子集團展廳,各種極富設計感的嬰童產品琳瑯滿目。
經過三十年不懈發展,好孩子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世界級品牌。行業統計顯示,好孩子嬰兒車產品已經連續13年全球
銷量第一,兒童汽車安全座市場占有率在歐洲前五大經濟體超42%(德國55%),美國29%,中國27%,均為行業第一。
從“制造”走向“智造”,江蘇工業設計發展取得哪些成績?
作為國際軌道交通配套龍頭企業,今創集團是參與制造“紅小夢”的常州企業之一,提供了工程車、屏蔽門、全景攝像
頭、內繞機車、風擋和PIS系統等軌交配套產品。今創集團建有國家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江蘇省院士工作站、江蘇省
認定企業技術中心、江蘇省認定工業設計中心、江蘇省軌道車輛內飾裝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
如今,今創集團已發展成為擁有近萬名員工、百億元產銷規模、利稅近20億元的企業集團,成為國內外規模最大、品種
最多、技術先進的軌道交通裝備基地。
作為“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企業,江蘇金太陽紡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耕中國家紡面料行業20余年,其設計研發隊伍
已經從伊始幾個人壯大到120余人,每年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家紡面料產品上千款,為300多家品牌商提供設計服
務,間接推動品牌家紡企業銷售總額超過200億元。
制造企業工業設計中心不斷發展壯大,已經成為江蘇工業設計產業發展的中堅力量。江蘇制造企業通過加強設計投入,
努力創建國家級和省級企業工業設計中心,提升產品設計水平,提高了市場占有率,成為行業發展的佼佼者。
專業機構快速成長
向高端化轉型
大豐東方1號創意產業園以工業設計為方向,為制造企業設計創新提供一站式服務以及完整的產業鏈支撐。園區平臺完
成了300多家制造企業與100余家知名設計機構的對接活動,促成鹽城建龍機電、大豐龍江機械等制造企業與江蘇工業
設計國際合作中心簽約。
大豐在轉型升級過程中,改變的不僅是產品質量,更有產品的生產方式、營銷方式以及企業管理水平。推動兩化融合、
智能制造,用過硬的“大豐工藝”提升“大豐制造”。
從“制造”走向“智造”,江蘇工業設計發展取得哪些成績?
太倉萊爾特清潔器具公司由于品種單一,生產和銷售量一直處于徘徊狀態。萊爾特主動“攀親”太倉LOFT,要求對原
來的產品重新包裝和設計。園區開物設計公司對其老產品進行升級,又新開發了多功能吸塵刷。公司銷售人員表示,
“重新設計的產品就是不一樣,最近銷售量直線上升,銷售額增長了近5000萬元。”
LOFT工業設計園在太倉開張以來,園內的設計公司已分別與太倉、昆山、蘇州、無錫及周邊地區企業“聯姻”,輻射
半徑擴大到了江浙滬,相繼與企業簽下了180多份工業設計大單,設計金額超過3000萬元,而按照設計費用和產生效
益的比例計算,可為這些企業帶來450億元的收益。
一批專業從事工業設計、具有一定規模的工業設計公司扎根江蘇,借助長三角經濟發展優勢,立足本地特色優勢產業,
圍繞工業設計產業鏈,開展全流程設計服務。
工業設計與制造業融合發展,在推動設計產品銷售的同時,設計公司也得到了快速成長。在江蘇,工業設計服務內容
由簡單的外觀設計,已發展成產業鏈上下游綜合設計服務。設計合作模式由一次性購買,發展為長期合作、共同開發、
銷售提成、股權投資等多樣化方式。服務水平穩步提升,服務模式創新多變,為制造企業提供了綜合性設計服務。大
力發展工業設計,對于引領技術與產品創新、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產業優化升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江蘇
將通過開展3年4項行動,顯著提升全省工業設計發展水平和服務能力,努力打造江蘇工業設計品牌。
載體建設初具規模
集聚效應良好
南京紫東國際創意園自2009年成立以來,實際入駐企業三百余家,累計規模以上企業二十余家,榮獲“江蘇省工業設
計示范園區”、“江蘇省文化科技產業園”等諸多榮譽。南京紫東國際創意園以文化創意為核心,大力培育人工智能、
大數據等科技型企業,同時吸引了一批高素質的創新創業人才和技術團隊集聚。
南京圍繞產業發展重點,不斷加強政策扶持,優化載體平臺,提供精準服務,推動產業規模迅速壯大,產業層次不斷
提升,產業競爭力持續增強。近兩年來,由83個產業園區整合而來的15個高新園區,攥指成拳形成創新合力。在玄武
區,珠江路的升級轉型持續深入,圍繞工業設計、醫療器械、醫療大數據、科技金融等主導產業,打造“一區五園”
創新經濟帶的前段陣地。
從“制造”走向“智造”,江蘇工業設計發展取得哪些成績?
武進工業設計園是圍繞常州打造全國知名“工業創新設計之城”的目標,以工業設計為主導,以國內外知名國際設計
大師和著名院校為主體的工業設計園區。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浙江大學計算機學院工業設計系、南京藝術學院工業設
計學院等紛紛入駐。
常州加快有效整合工業設計產業鏈,促進設計產業聚集發展,拓寬工業設計與制造業的集群化對接通道。武進工業設
計園的目標是建設成為華東地區最有創意活力和影響力的創意產業平臺。
江蘇各地以工業設計為發展特色、集聚眾多工業設計企業的工業設計示范園,緊緊圍繞地方特色,集聚工業設計企業,
開展工業設計公共服務,已具備產業對接、成果轉化、市場交易多種功能,成為推動設計與制造融合發展的標志性工程。
企業設計中心發展壯大
中堅力量形成
收疊后僅有公文包大小、0.3秒便可完全展開、方便飛行攜帶,這就是摘得國際設計界獎項“大滿貫”、創兩項吉尼斯
世界紀錄的網紅爆款“口袋車”;往前推則前輪萬向后輪定向,反方向推,定向萬向隨即互換,世界首臺碳纖維嬰兒車
“天鵝”輕盈靈動……在江蘇好孩子集團展廳,各種極富設計感的嬰童產品琳瑯滿目。
經過三十年不懈發展,好孩子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世界級品牌。行業統計顯示,好孩子嬰兒車產品已經連續13年全球
銷量第一,兒童汽車安全座市場占有率在歐洲前五大經濟體超過42%(德國超55%),美國29%,中國27%,均為行業第一。
從“制造”走向“智造”,江蘇工業設計發展取得哪些成績?
作為國際軌道交通配套龍頭企業,今創集團是參與制造“紅小夢”的常州企業之一,提供了工程車、屏蔽門、全景攝像
頭、內繞機車、風擋和PIS系統等軌交配套產品。今創集團建有國家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江蘇省院士工作站、江蘇省
認定企業技術中心、江蘇省認定工業設計中心、江蘇省軌道車輛內飾裝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
如今,今創集團已發展成為擁有近萬名員工、百億元產銷規模、利稅近20億元的企業集團,成為國內外規模最大、品種
最多、技術先進的軌道交通裝備基地。
作為“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企業,江蘇金太陽紡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耕中國家紡面料行業20余年,其設計研發隊
伍已經從伊始幾個人壯大到120余人,每年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家紡面料產品上千款,為300多家品牌商提供設計
服務,間接推動品牌家紡企業銷售總額超過200億元。
制造企業工業設計中心不斷發展壯大,已經成為江蘇工業設計產業發展的中堅力量。江蘇制造企業通過加強設計投入,
努力創建國家級和省級企業工業設計中心,提升產品設計水平,提高了市場占有率,成為行業發展的佼佼者。
專業機構快速成長
向高端化轉型
大豐東方1號創意產業園以工業設計為方向,為制造企業設計創新提供一站式服務以及完整的產業鏈支撐。園區平臺完
成了300多家制造企業與100余家知名設計機構的對接活動,促成鹽城建龍機電、大豐龍江機械等制造企業與江蘇工業
設計國際合作中心簽約。
大豐在轉型升級過程中,改變的不僅是產品質量,更有產品的生產方式、營銷方式以及企業管理水平。推動兩化融合、
智能制造,用過硬的“大豐工藝”提升“大豐制造”。
從“制造”走向“智造”,江蘇工業設計發展取得哪些成績?
太倉萊爾特清潔器具公司由于品種單一,生產和銷售量一直處于徘徊狀態。萊爾特主動“攀親”太倉LOFT,要求對原
來的產品重新包裝和設計。園區開物設計公司對其老產品進行升級,又新開發了多功能吸塵刷。公司銷售人員表示,
重新設計的產品就是不一樣,最近銷售量直線上升,銷售額增長了近5000萬元。”
LOFT工業設計園在太倉開張以來,園內的設計公司已分別與太倉、昆山、蘇州、無錫及周邊地區企業“聯姻”,輻射
半徑擴大到了江浙滬,相繼與企業簽下了180多份工業設計大單,設計金額超過3000萬元,而按照設計費用和產生效
益的比例計算,可為這些企業帶來450億元的收益。
一批專業從事工業設計、具有一定規模的工業設計公司扎根江蘇,借助長三角經濟發展優勢,立足本地特色優勢產業,
圍繞工業設計產業鏈,開展全流程設計服務。
工業設計是一種將策略性解決問題的過程應用于產品、系統、服務及體驗的設計活動。它將創新、技術、商業、研究
及消費緊密聯系,共同進行創造性活動,提供新的價值以及競爭優勢。
因此,工業設計是制造業價值鏈中最具增值潛力的重要環節,也是提升制造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源泉。
發展工業設計產業是江蘇提升制造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加速工業經濟轉型升級的關鍵措施,是打造國際知名品牌、增
強綜合競爭力的重要環節,是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實現“江蘇制造”向“江蘇智造”躍升的迫切要求和重要手段。
在此過程中,江蘇省各地各級政府部門確立了以制造企業為主戰場、推進工業設計與制造業融合發展、加快工業設計
成果產業化的發展方向,通過政策引導、平臺構建、中心培育、融合對接、優化服務,推動了全省工業設計產業的
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