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 訊
人工智能工業設計產品助力新冠病毒肺炎疫情控制 | FROM ZERO TO ONE
- 來 源:網絡
- 發 表 于:2020-02-13
- 作 者:101工業設計
- 人 氣:14129
人工智能工業設計產品助力新冠病毒肺炎疫情控制
最近深圳101工業設計一直都在關注著我國的新冠狀病毒疫情的發展趨勢,目前值得慶幸的是大部分地區每日的新增確診
的病例都在減少。這離不開國家及人民的共同對抗病毒的努力付出和團結一致。還有前文我們所提及的在這次疫情中已經
派上用場的快遞配送機器人、無人駕駛環衛車,也得益于無人駕駛技術的長足進步。今天繼續分享幾個無人工業設計產品
在武漢新冠狀病毒疫情中的運用案例。
機器人送餐送藥
不久前,廣東省人民醫院迎來了兩名特殊的「新員工」,它們可實現自主導航、不懼病毒、不怕生病,是沒有感情的配
送機器人。院方還為這兩臺機器人取了名字:「平平」和「安安」。
這兩臺機器人在院區主要從事送藥、送餐、回收被服和醫療垃圾等工作,減少醫護人員與病人之間接觸的頻次,降低交
叉感染病毒的風險。其上搭載了實現無人駕駛所需的硬件設別和軟件系統,能實現自主開關門、自主搭乘電梯、自主避
開障礙物以及自主充電等功能。工作時,醫護人員只需將要遞送的物品放置在其貨倉中,告訴它要去到哪個病房,它便
能將物品送至指定房間。
從工作效率來看,每臺機器人相當于 3 個配送員,這在一定程度上節省了勞動力。
此外,這兩臺機器人的內部擁有自動消毒凈化功能,且外殼材質抗腐蝕,可用酒精噴灑或消毒巾擦拭進行外部消毒。
正因為這些優勢,院方稱后續還會引入新的機器人「員工」。
與廣東省人民醫院類似,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也引入了配送機器人為隔離區病人遞送餐食和物資,阻斷新冠病毒「人傳
人」的傳染鏈條。
在浙江寧波海曙區的一個疫情隔離點,配送機器人同樣派上了用場。
送餐機器人擁有四層托盤,一層可以滿足一個房間的飯菜配送,機器人每出動一次,就可以在短時間內完成 4 個房間的
飯菜配送。這大大減少了工作人員與肺炎病人的直接接觸頻次。
另外,在杭州市委黨校的集中醫學觀察點,也用上了機器人送餐,與人工送餐配合起來服務該隔離點人員的一日三餐。
無人消毒、測溫機器人
還有一些無人駕駛的機器人正活躍在醫院、車站、機場等公共場所,從事消毒、測溫、巡邏等相關工作。
上海鈦米機器人推出的消毒機器人已在武漢疫情中心的 6 家醫院及其他地區的最前線戰場進行 7×24 小時不間斷使用。
這個機器人集成了超干霧化過氧化氫、紫外線消毒、等離子空氣過濾等消毒方式。
高新興的巡邏機器人也已陸續在全國多地機場、車站、廣場、社區啟用疫情防控模式,執行移動式紅外測溫篩查、循環播
報提醒、遠程可視化指揮等任務。
目前,這些相關的技術和產品還只是小規模的應用,并未進行大規模的推廣,但是在不遠的將來,一定迎來市場的爆發。
而且,這只是我們所看到的投入到運營之中的一部分產品。
無人駕駛技術所能應用的領域還有很多很多,目前囿于政策法規的限制、技術本身的不夠成熟可靠等因素,沒能在這場抗
擊疫情的戰斗中貢獻出力量。
但我們也可以大膽暢想,在未來的某個時點,政策法規以及技術都成熟之后,還有哪些無人駕駛產品能夠在不可預見的天
災人禍中承擔起責任。
無人駕駛技術應對未來挑戰
最后一公里無人配送迎爆發?
這次疫情中,基本上所有的民眾都被要求盡量不要外出,降低感染的風險。
但問題是,民眾對于蔬菜生鮮、日用品、外賣等需求并不會停止,反而迎來了線上訂單的暴漲。
這個時候,如果最后一公里的無人配送能夠大規模運行起來,這些物資的運送都可以實現無人化,民眾足不出戶便可以
接收到物資。這就減少了人員的外出和相互間的近距離接觸,對抗擊疫情大有裨益。
實際上,這次疫情中也出現了外賣配送員感染肺炎病毒的案例,如果無人配送車能取代外賣配送員的工作,那么其安全
性將會大大提高。
很多人拿此次新冠病毒疫情和 17 年前的「非典」疫情對市場的影響進行對比:
「非典」危機對于阿里、京東等電商平臺的興起有一定的推動作用,因為民眾越來越信任線上購物的模式;而這一次的
新冠肺炎疫情,很有可能會催熟無人配送的市場,未來將會進入大規模應用階段。
而且,這個市場也有很多巨頭的加持,美團、京東、阿里菜鳥等平臺,都在這個領域進行技術和資源投入,這是一個有
龐大需求的市場。
無人駕駛貨運服務
在這個舉國「劃地為牢」的特殊時期,湖北全省也進入到了封鎖狀態。
這個時候,醫療物資的供給、生活物資的保障,必然少不了貨運物流的全力以赴。
無論是跨省還是省內的物資配送,都要搶奪寶貴的時間,必須保障資源的供給,否則將引起社會恐慌。
如果這個時候無人駕駛卡車、貨車能夠大規模運行,將大大減少貨運司機的工作量。而且,機器不需要休息,也不會打
瞌睡,安全性也將有保障。
在此次疫情中,很多貨運司機迎難上崗,冒著被感染的風險成為「逆行者」的一員。他們爭分奪秒,快馬加鞭,長途驅
車幾千公里,為的就是盡快將物資送往最需要的地區。
現實情況是,很多從事無人駕駛貨運技術研發的企業,還未能真正將這些技術推向商業化、常態化運行,所以在這場突
如其來的疫情面前,多少顯得手足無措。
無需灰心,未來值得我們期待。
無人駕駛出租車大展拳腳?
這次疫情中,武漢的公交、地鐵、輪渡以及網約車等交通出行工具全部停運,但是民眾的出行需求依然存在。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武漢客管處組織東風出行、T3 出行、曹操出行、滴滴出行幾家骨干網約車公司和出租車公司職員成
立應急社會保障車隊,為社區居民義務服務。
現實是,這些車隊也都需要配備人類駕駛員,這在一定程度上是會增加感染風險的,但是目前別無他法。
試想一下,如果無人駕駛無租車真正實現,當再次遇到這樣的危機時,這些應急車隊便可以替換成無人駕駛車隊,無需
配備駕駛員,保護他們免于交叉感染。
需要出行的民眾只需預約一輛無人駕駛出租車即可,整個過程無需接觸其他人。
類似的,這次疫情中起到非常重要作用的負壓救護車、普通救護車等,如果實現了無人駕駛,也可以減少駕駛員的配備
,降低感染的風險。作為 2003 年 SARS 后又一項重大的公共衛生事件,2020 年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爆發給每個人敲
響了警鐘。疫情陰霾之下,我們可以預見,未來公眾對于健康的關注會增加的,對于預防醫療、健康管理的訴求將被激
發出來,這將帶動體檢行業整體的蓬勃發展。